20160718田野筆記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hb2 preset

風雨故人來。

上午先拜會馬尾旅遊局章曉強局長。旅遊局隱身在一棟看來比普通公寓還破舊的五層樓內,外觀毫不起眼、也沒掛牌,十分難找;這裡以前與台辦同居,現在台辦已經搬離。即便抵達局內,局長仍想先請辦公室同仁帶我找副局長,原因不明,開始談話後,局長三口不離「這不歸旅遊局管」。他說明,旅遊局主管旅遊,兩馬鬧元宵的花燈歸文化局管,區委宣傳部再總負責牽頭、區台辦負責馬祖過來對接,「這裡不像馬祖,有七十幾個部門,分工很細」,他還提醒我,隨著對台政策收緊,如果接下來訪問的局處不允許,需要先向台辦要接待,才能接受訪問,最好要有台辦的介紹信,他們方便統一口徑,以免溝通出現問題。

離開旅遊局,吃了午飯思考一下該怎麼做,下一步打給了區委宣傳部王增泉副部長,他一開始沒接,之後出乎意料主動回電給我,聽我來由後,跟我說找文體局,燈會他們資料比較多。於是,便打電話給黃局長;黃局長出乎意料熱情接待我,還派了部車來接我到文體局所在的馬江劇院,備感呵護,有些惶恐。

沒多久我便了解黃局長熱情接待我的理由,是出自於他們才是實際上與馬祖交流最密切的對口局處。「我們每年7月7日都會辦家庭日呢!……對啊,太可惜了剛剛過,」她這樣說。

一開始,從對於船政文化與甫過世的陳道章老師話題聊起,再聊到外公外婆與福州的連結。船政文化城未來預計規劃1500畝,除了既有的博物館,新增包含船政衙門與前後學堂的格致園,裡面包含兩岸文創園,能看到台灣的商品,由高雄海軍的官方協會主導,緣起於建造博物館時高雄海軍提供許多船政學堂的資料。

後來,開始談及馬尾與馬祖的交流,簽訂《兩馬協議》的開創者:立委曹爾忠、前議長陳振清、前交通局長劉德全被視為關鍵人物,他們稱為「馬祖三巨頭」,連同馬尾方包含區書記兼任交流協會理事長張秋、副區長雷成才及區台辦主任柳和管(歿)[1],陪同座談的文體局文化科科長柳虹正是其女兒;相較2014年才從福州市調下來的黃局長,柳科長長期任職馬尾,見證14年兩馬同春鬧元宵的歷史。

整場訪談下來,黃與柳的訪談重點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兩馬同春鬧元宵確實使用與馬尾或者與元宵不相符合的元素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二為當前馬尾對馬祖交流已經形式上轉往兒童發展。

首先,關於兩馬同春鬧元宵,黃局長先回顧過去的輝煌,表示實際上整個兩馬鬧元宵活動都是文體局負責執行規劃,包含接待、表演節目(合唱團)、開幕式。從羅星塔、羅星西路到現在的東江濱公園,都曾是花燈會場,並表示最近因為上級要求節省,經費才降到每年200萬元(其中50萬撥給送馬祖的花燈優先製作),不然以前曾達到400萬,那時她還在市裡面任職,「我記得那時候一開始還有焰火等等,都是最大的活動,我們市幹部都從福州跑下來看兩馬花燈」,她激動地說道。

柳科長接著開始補充兩馬同春鬧元宵的背景,也就是兩馬協議。「其實海基與海協在1999年就有簽定協議,福州市作為開放前排、靠台最近的地方,馬尾又比福州更近了一些,所以可能是當時的(雙方)領導層中有意向就最近的地方,兩邊先進行交流。曹爾忠立委等於代表台灣的一個高層,與我們這邊交流同時,又有馬祖這個情節在其中,……,就有兩馬初步的基礎,才有之後2001的協議。」她認為雙方展開互動是基於地理位置關係,並因為曹爾忠兼代表中央官職與地方情結的雙重身分去穿針引線,才會成功簽定「兩馬協議」。

「在之前,馬祖跟馬尾在民間之間可能就有些交往,因為好像是透過媽祖、進香團啊等等,但之後還是靠客運碼頭在馬尾落戶才有重要影響,也就是小三通,小三通無形為兩馬小三通提供很好的工具。」黃局長用民間信仰交往,肯定柳科長,但真正重要是小三通帶來的直接效應,「因為真正在馬祖的馬尾人沒幾個,頂多琅岐,大部分是來自長樂、連江,但是就是馬尾的地理位置,還有就是馬尾區對台工作比較重視,比如運水,如果沒有一般的親情,不會做這種事情。」在柳科長談及當時兩馬協議簽定有個口號:「兩馬一小步,兩岸一大步」時,黃局長又在回了一次:「不過我還是覺得小三通扮演關鍵因素。」

談到簽定協議後到舉辦鬧元宵為第一項定期交流活動,柳科長說到:「等於協議簽訂完後,第一個最重要的事項就是送水。從此開始兩邊慢慢慢接觸,因為雙方有個季談會,就一些事項進行討論與交流,進而展開花燈合作。因為福州有個習俗,就是人在嫁出去之後,春節期間、十五之前,娘家的人要去送燈,因為馬祖的人與福州人基本都是講福州話,都有這種風俗,很早就有了。」「本來就是親戚、一家人,然後一家人之間的春節時分互相送燈,長輩給晚輩、給自己的女兒、女婿送,一家人就有這種情感在這邊。」

她補充表示,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查閱了一些史料,發現其實在民間很早就有。「當時閩安海軍,船隻往來頻繁,那在有人嫁來馬尾、也有人從馬尾嫁出去的狀況下,就會託人帶東西進來給我的外孫或者孫子。」我們繼續延續這個民俗,只是「是由政府來進行這件事情,就在季談會上磋商第一項交流」。

但是,這段話與她之後及閩安文史工作者的說法並不一致。首先,提及「海神說」時,她表示「其實這個傳說是黃岐那邊,春節迷信、黃岐當地的傳說,因為黃岐在這邊屬於沿海的代表,我們這邊都叫做沿海,當時馬尾不叫馬尾叫馬江,所以就沒有講到馬尾這裡,就從沿海傳說中……(黃:提取一些素材來!)」可見,她這段稍後的發言,又否定馬尾與馬祖曾有民間實質交流的歷史。更有甚者,在明日對於楊成和先生的訪談中,他也以沿海地區都有媽祖信仰,籠統帶過馬祖與閩安的交流史,可見這段交流關係並不存在。不過,上段引文確認出,以沿海地區的說法,間接佐證兩馬交流卻採取第三地(甚至在小三通上與之競爭)的傳說,與馬祖王校長說法不謀而合。

另一方面,關於「繞塔說」,她則明確表示「我說錯」,應該是「應該是燒塔,用磚堆塔。這在馬祖、閩安、快安也有。擺暝我們也有,只是以前破四舊時被列為封建迷信不能做,直到改革開放後海外華人比較看重這個,資助這個,所以就做。」可見繞塔一說來自中秋節的慶典,援引至元宵的節慶上。

柳科長提到,大費周章蒐集材料的目的,無非「申遺材料中要有開始時間,我們就……又不能把戰爭那段寫進去,所以就是從宋朝開始、這我找的。就是所謂花燈的起源給說出來,因為我們為什麼會做燈,就是為了遊神,為了燈去遊神,就像我們春節一樣,人家是需要我們這個歷史在裡面。」

柳:「當時是有一位福建師大的老師是福州人,剛好在非遺處工作……」

黃:「給我們一些政策上的引導……」

柳:「因為本來我們是想申請花燈,但花燈就要傳承人,所以那位福州人就引導完我們後改走節俗,所以當時我申報材料做了很多組,一直走彎路,因為整個系統我們不瞭解,他比較了解……」

黃:「因為花燈的話,一般傳承人不會在馬尾,會在鼓樓、靜安那邊,不可能論到你。那節俗就是你這邊有、別地沒有。」

簡而言之,為了突出馬尾對台交流先行的位置,卻又不能直接明說是戰爭的原因,所以利用中國內部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一些技巧,以民俗來達到凸顯兩馬交流的項目。「申請節俗之後,就是關注點更多,平台更高了。」黃局長說,「重點不是錢,因為申請成功也才撥十萬下來」。至於申請成功的關鍵,不同於馬祖前觀光局長曹爾元與柯木順,他們不歸功於杭東,「無論時誰上任,凡是分管對台的,都會將跟馬尾之間的交流視為重中之重。」

第二項,則是在談及兩馬鬧元宵的核心訪問主題時,前半段主要是黃局長主動從夏令營及兩馬童聲合唱團,可以看出現階段文體局注重的重點轉向。

黃局長解釋,「兩馬童聲合唱團去年第十屆兩馬體育聯賽就已經亮相,今年就是在兩馬同春鬧元宵,就等於兩馬有重大活動少不了我們的童聲合唱團,因為這個比較有特色,就想把夏令營與合唱團做好,依託兩馬體育聯賽跟花燈的平台,將小朋友引進交流,不單單是大人,而是大人的節目小孩也有活幹。文體夏令營也是想在為了以後兩馬體育聯誼賽增加少年組、樂樂棒,透過每一次活動都有個新項目產生;通過兩馬文化體育交流,把從成人為對象,擴向青年與少年。」在隔日與射箭隊為主題的晚宴上,她更說得明白,馬祖在高中以後的年輕人都待在台灣本島「思想腐化」了,而「小朋友比較單純嘛!」所以是比較有可能施展的對象。至於為何採取夏令營與合唱團的形式,或許與其先前為福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局藝術處處長[2]的背景有關,並且其為文體局局長,文化體育資源屬其管轄範圍較好調度,「所以我們有那麼多高大上的音樂廳與歌劇院,一定要與馬祖分享,……,而我們的文化體育資源還是比較多。」

總結而言,他們認為馬尾在兩馬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透過這幾年我們不斷的宣傳,馬祖可以說從孤島,現在變成世外桃源,是大家都知道的目的地。」柳科長這樣說,黃局長也認為「萬人遊馬祖」的馬尾先行扮演推動馬祖旅遊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他們的言論中,隱含著已經富裕起來的馬尾,已經超越代表台灣的馬祖,「上次福州青運會,我也邀請馬祖組隊來觀摩,就是只要馬尾有承接大型活動都會邀請對方來觀摩,假如有些喜事,我們就是『對面厝』。」不僅如此,在以兩馬「有時就是關係太融洽,有些事情不做都不行」的論述下,因為親情,馬尾有帶著馬祖向前進的責任,「其實馬祖在台灣算是離島、資源匱乏,現在大陸有的活動許多已經超前,比如體育活動及其場館設施方面,馬祖的介壽禮堂就蠻破舊;另一方面與大陸相比,也招不到好老師,有所落差。15年前台灣應該是比馬尾發達,現在馬尾是自貿區、又是國家級新區、開發區,30年的變化在這個方面一起領先,有義務帶動大家共同富裕、互相交流,透過活動感受血濃於水的親情。」雖然新辦的海峽兩岸青少年文化體育研習營以中低收入為號召,具備社會公益的色彩,但是從她敘述馬祖小朋友從覺得大陸很髒都用自己的物品,到「結果一來到少體校發現條件這麼好,住的那麼好、吃的又那麼好,有的小朋友說住的學校與吃飯都比(馬祖)好多了」,並舉出馬祖小朋友把麥當勞包裝紙、3D電影票等垃圾留下來當紀念的故事,因為「我知道馬祖那邊沒有」,可以發現仍然帶有相互比較兩地的色彩,成為強化馬祖落後的根據。

最後,當問及馬尾正受到的影響,黃局長表示黃岐開通之後,特別是交通方面。不過,她也不認為馬尾要突破兩馬既有框架跳躍與台灣本島交流,「我們再搞台灣也沒有精力,人家也看不上這個小地方,福州市本身也搞了518海交會等活動,所以我們就做好自己與馬祖的交流就好。」談到比較金廈關係,她認為是馬祖本身吸引力不足,「為什麼福州人不想去,因為馬祖吃得太冷清。」她甚至建議我,應該論文多做馬祖未來的發展規劃,對馬祖比較有意義。

[1] 根據20160720黃文斐在三江口飯店的訪談,柳和管正是《兩馬協議》的起草者。詳見02:48處。

[2] http://renshi.people.com.cn/n/2014/0811/c139617-2544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