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國內,打開電視,看著台灣的新聞報導,一邊無法自拔地持續「從事」在京都生病後,培養出來定時收看轉播的習慣,沉醉於天天關在房間內所染上的「毒癮」,一邊卻又忍不住頻頻轉台,面對台灣新聞顯得不太自在。是的,回到國內後,一切都不這麼習以為常了,我已經習慣乾淨的街道,已經適應清爽的新聞版面,已經服從守禮的生活儀規,當然,也已經慣習看病漫長的等候,無奈溝通不效率的往返……這些有別台灣的儀禮與文化,在經歷兩周的「絆計劃」學習之旅後,對於日本未曾有深刻印象的我,已是體會良多,擁有特別的感受。
而我繼續看著新聞,恍惚之間,已經開始進行下一則專題報導,本不以為意,想不到標題卻讓我不得聚精會神。這是一則名為「希望東北」的系列專題,記者深入災區報導日本災後重建過程;隨著他們的視角,我們走進岩手縣的肉品屠宰場,每天可以至少處理1,500頭與2,000頭的牛與相關製品,作業量大之餘,也反映了「岩手牛」的名號有多響亮,每日外銷金額十分可觀。但是當記者訪問當地負責人時,那位先生卻是愁眉苦臉地告訴記者,在3.11震災後,因為輻射的疑慮,所以基本上所有當地肉品價格一落千丈,沒有批發業者或消費者願意來購買當地的商品,為此,岩手縣開始要求每批出產肉品,都要至少切下300~500克進行化驗,必須符合比日本國內法訂殘留量每單位重中不得超過100貝克還嚴格一倍的標準通過後方可出廠,希望能挽回消費者的信心。
聽著這位負責人敘述的語氣,顯然他是想強調「岩手牛」肉品安全的事實,但若對日本東北地方有初步了解,就會明白岩手縣已是隔過宮城縣,位於比發生核災的福島縣更遠的一座縣市,不應當會有輻射危險的疑慮,而相比於漁業,在陸地上的畜牧業更應沒有海洋生物隨潮流遷徙,而有可能經過災區受核汙染的考量,但負責人再三把關的作為與記者特地報導澄清之舉動,便說明了其實對日本3.11震災與核災後的受損與復興情況,人們仍充滿了許多誤解與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