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For here or TOGO?(5)~多哥之所以為「多哥」

南多哥旅遊的故事還沒結束,不過因為上一篇洛梅實在打太多只好獨立出來。

南多哥除了洛梅之外,我們還行腳了位在洛梅東部的多哥湖(lac togo)、多哥城(togoville)與安內霍(aného)地區。相傳多哥的歷史,就是發源在這個地區。「多哥」一詞的由來,也是因為多哥湖的緣故,Togo本意正是「湖的後方」,這樣的典故也說明了多哥之濫觴所在。

我們在grande marché包了一輛計程車之後,首先進入位於湖岸旁的Abodrafo小鎮,走近一座世界遺產保護地。在大航海與殖民時代,西非各國海岸線也成為與歐洲、美國貿易頻繁之地,只不過相較其他地區輸出的是非活體產品,非洲與「文明世界」交換的,卻是以之人力──奴隸;當時那些被自己同袍捕獲的人們,在前往異地進行勞動服務之前,都會先待在這裡靜候上船通知,而通常據說通常因為空間不足事實,西方長官們會將那些勞動力先藏在一樓分出的地下隔板下方,最多曾可塞到一百多個人,還有人因此就被悶死了。

世界遺產標示碑
奴隸之家
一樓又再隔出的奴隸藏匿處

出了小鎮,我們搭上獨木舟,前往在多哥湖另一岸的多哥城。

多哥城一個歷史之城,從上述多哥來由的傳說就可以明白這裡是當地最早開發的地方….當地保留了傳統的巫毒教(voodoo),進行所謂泛靈崇拜,他們相信萬物有靈,我的多哥夥伴常跟我們說當地人相信若你說謊話,你將會被雷給劈死;他們也盛行男性陽具崇拜(每次想到這兒都想到莊珮柔萬年不敗的林珈(linga),有興趣者,請參考高中歷史東南亞婆羅門教章節),你會看見許多神祇他們明顯是男性的「巨大事實」,居民會用各種方式進行奉獻,包含每周六的灑雞血活動,聽到這兒我們面對當時眼前一堆黑黑在雕像上的東西臉都綠了= =

多哥城上岸歡迎牌
每周六累積下來陽具滿滿的雞血

在這裡,我看見許多殖民者也在此留下遺跡,包含一座德國人建的雕像,這是因為一次大戰前,其實多哥是德國的殖民地,但因為戰爭後德國是戰敗國,所以之後英、法兩國分別「代管」(我覺得這根本是胡扯)了前德國殖民地,多哥也在此脈落下,西半部割給英國、東半部則給了法國,其中英屬多哥後來與英屬黃金海岸合併,獨立後共同成立現在的迦納共和國(Ghana),而原法屬多哥則在試圖與英屬多哥整合失敗後也自行獨立成現今多哥共和國。當地還有歷史悠久的天主教聖母院,因為後來受到法國傳統天主教的影響而日益重要,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也曾來此訪問過,據說是多哥湖曾經出現聖母瑪利亞顯靈的事蹟過。

德國殖民者與多哥少女共舉火把象徵邁進…怎麼這麼像共產國家的雕像???



聖母院內美麗的彩繪

回程中,我們最後前往安內霍附近的海灘,據當地人員解說,這裡充滿各個顏色的海洋是因為此處河流入海之鹽度比例漸次變化結果…奇怪我學第理者麼久怎麼不知道還有這檔事?不過先不探討成因的話,這裡確實是一個波光粼粼的陽光沙灘,依循拍打聲的規律隨拾幾枚在地上的石頭,也算是完成個自己的浪漫遐想心願了。西非,我最愛的應該就是這種沒有野心的大海!若海邊再有一個燈塔,或許我會更心花怒放…這也算是某種偏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