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該走的都走了,不該走的也去了~ Macau:A Forgotten City in Cross-Strait Media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hb2 preset

兩岸四地?這是什麼名詞?我們怎麼會忘了「她」?

回程途中,看著在風雨中逐漸自窗外迷離的友誼大橋(Ponte de Amizade),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在大陸的語境中,他們忘了民主。
在香港的語境中,他們忘了混亂。
在台灣的語境中,我們忘了一切…只剩「慘!阿扁目前精神狀況即時分析」的鄉民標題
那澳門呢?我們該擺在什麼樣的位置進行探索與分析?除了賭場與何鴻燊,再點綴一點開了全倒的葡式蛋塔之外,應該還有些什麼不同之處吧!

友誼大橋

當初在決定要前往多哥時,明白會在香港轉機,那時就希望藉此順道一去港澳地區,最後來到澳門,因為想更了解這位感覺地理距離離我們很近,但互動距離卻很遠的朋友。下了飛機,自機場搭乘自香港開出的「噴射飛航」渡輪,奇特地與航空公司一樣每班船隻都享有一組航班號碼的方式,讓你行李在台灣機場check in 時,可以直接掛到澳門去,不必在香港機場辦理任何手續。我就在邊體驗這種奇妙的交通工具換乘之中,邊慢慢往澳門靠近……。到了外港碼頭,很感謝我的夥伴早就已經在關外等我好久,在他的協助下,我才可以這複雜的道路網中,找到隱深在棟棟大樓之中的民宿──右近橘次郎之家。(http://hostel2008.blogspot.tw/)

剛下飛機時馬上就搭船轉到了澳門,所以剛到民宿時也很餓。不如就先從吃開始說起吧!

文博很貼心地帶我去吃附近「三盞燈」的一家很有名的「東京小食館」的豬腦麵,但我覺得我這個人真是沒有什麼口福,只能說跟豬腦麵沒什麼緣份了;不過後來我倒是有到在附近一家緬甸餐廳吃過,記得點的是類似拉麵的麵食,很對我的味,而且在最近口味變重以後,有種不辣不相識的感覺。

豬腦麵

我住在雅廉訪大馬路上靠南邊處,附近在民宿阿姨推薦之下,還有一家「補之林」食館的煲飯,一進餐廳就飄來燒肉香,待坐定,只見那雞腿油晃晃的色澤,配合鍋底金黃被烤熟的飯粒一顆一顆的呼喚,毫不客氣地我也就開動了。

排骨煲飯

除此之外,好吃地當然不止這些:葡國雞飯、豬扒包、燕窩蛋塔、安德魯蛋塔以及文博最後一天帶我去沊仔吃的那家餐廳等等,整個澳門就是一座美食之城,多樣化的選擇,讓澳門就像一幅變換不停的砂畫,每當隔板再度一掃而過,重新出現在你面前的就會令一幅與眾不同的圖畫。半島的賭場、與路環的小鎮風情,繁華與寧靜在這小城市之中都有容身之處,可讓彼此單一的存在,更別提那個風平浪輕的黑沙海灘,看著一波波的潮水不斷湧進,望著一旁除了度假村之外就再也沒有的建築,你才回重新發現來你真是置身在一海島城邦中,而不是活在拉斯維加斯亞洲版的陰影之下,只因這個城市太多可以探索了。

而澳門也實在真是一個小城,如果你不習慣中永和或三重傳統社區小巷弄的有趣生活,我想你並也不喜歡擁擠的澳門。人行道是僅有兩個人寬的距離,而若沒有了綠色鐵欄維護,跟車輛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近乎零距離的接觸。但我相信就是因為這樣狹小,或許也才能造就澳門小而美的特色。那些風景書上面常常提及的大三巴牌坊,以及與其裙帶相連的歷史城區,從大砲台走到民政總署,就像旅遊書上所指示的一樣,可以帶你「穿越」回到迷你版的古代里斯本城中,享受那異地錯置的樂趣。(也就是每個人來澳門最愛下的爛梗:猜猜我在哪裡?我不在歐洲,我在澳門喔~)這樣因為歐洲太遠,而澳門很近的地理隔閡,再加上普遍東亞民眾對於歐洲都有一種浪漫畫的想像,澳門便擁有了這個機會,成為極大呈現在後殖民時代,昔日這些本應剷除的本土民族主義眼中的「餘孽」,如何搖身一變成吸引遊人前來的法寶,吸引著無數觀光客前來參觀,來到澳門去享受自己對異國美化想像投射出後的實品,只不過這個「投影機」投射的過程中,你必須要付錢。

不過,我想說明地並非觀光產業罪大惡極,而是我們應該怎麼樣地去理解澳門?有沒有另外一種走進澳門的方式,參與最真實的庶民生活,不才是最值淂人們去探索的部分?否則在景與景之間,你不也只是完成了自己的心願,滿足自己的意志,到頭來剩下的回憶自己選擇的結果,反省自身,並不會因為這趟旅途而有任何改變。

或許就像是那一座我走進的公園吧!那是讓我快樂自適一下午的泉源,街頭塗鴉與一家人打羽毛球的場景可以無縫地融合在一起,獨自以異人走進他者的生活空間之中,感受地是那在台灣一些地方已經消失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感,在做運動的人、遛狗的人、聊天的人、玩遊戲的人,追小孩要回家的人XD…….風景如畫,亦復如此。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澳門,小島雖小,卻海納了各地的傳教士、商人、水手、官員,和一般的老百姓,他們傳承百年的粵南文化,蘊含出許多具有特色的粵南建築,在鄭觀蔭故居那些不同於閩南建築喜黑瓦而直脊的廳堂,與之層次有致但排編與閩南大不相同的格局,又如連峯廟中那燃燒著看起來就像個大蚊香的薰香,以及台灣廟宇少見的純紅色視覺色系設計,與多到不能再多的匾額,碑文在旁要人莫忘林則徐在虎們銷鴉片的勇氣;媽閣廟、北帝宮一紅一白,歷史者都在他們身上每一道微微的裂痕中留下時間的線索,見證澳門的興衰,一代又一代。宗教的力量成為澳門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特色,我們看見無數的教堂與廟宇,它們櫛次鱗比,將這島都的命運交給眾神,透過信眾支持的法力,守護其十萬人的過去與未來,生生不息,把澳門與眾拜殿堂廟緊緊相繫。不是就這樣相傳著:Macau的英文正是來自媽閣廟誤翻下美麗的錯誤?

但神聖/世俗之間也有時難分難解,拐出關公的三街會館外就是營地大街市場。澳門主要有兩個市場,除一個在營地大街上,另一個就是紅街市。粵式市場特殊之處,在於他們所有商號皆以「記」為一家之招牌,同時包含家族齊力經營的雙重意義,如「合記」、「洪記」、「陳記」等,另外一個特點,在於此地都規定生鮮肉品皆必須至室內販賣,並且幾乎都是設置在二樓以上,這種作法雖然或許在市場需求量大的台灣較難以推行,但其因衛生安全考量責成之規定值得我們參考。在這裡我真成了個漫遊者,但我想從前的漫遊者可不會想到市場來看人家殺魚殺肉吧!  

說到這兒,就以牛棚做結吧!牛棚是一個在澳門很特別的藝術展覽空間,有點類似台北當代的個性,但其規模是更符合藝術家做小型展覽的空間。裡頭正好有個展覽:《自由行不行?》。一連串探討自由行遊客/旅人它門進出澳門對人的心境、對土地、對環境的衝擊,又或討論「自由」本身和當前中國、澳門的政治情勢互動的隱憂。

自由行是什麼?透過觀察、體會,進而與自己原先所信仰的價值觀對話、衝擊的話,那麼我發現的又會是什麼呢?

望向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那是一個行李箱與旅行地/土地的親密接觸,不是為滾輪軌跡烙印,而是一連串相機拍攝紀錄的膠捲底片,此行中確也拍攝,哪麼印象吉光片羽之際,閃過腦海的畫面又將是什麼?